繼續記錄腳踏車的殘骸,
一開始這個習慣後,
不自覺會在路上找這個景象,
來之前,覺得路上應該只存在美的腳踏車,
復古型的,有brooks坐墊的那種美車,
來之後,
慚知破敗也是一種美景。
這片風景看久了就看出一個習慣,
如果腳踏車爛的不夠徹底,
風景就不夠美,
越爛越美這個標準在這個風景是用的,
輪子被彎折了,
龍頭不見了,
全身上下都不見了,是最極致的,
但不見得是最美的,
殘破的美分了好多等級,
如果把周圍環境也納入考量,
可看程度更廣泛。
把越醜越美這個審美標準,帶回台灣檢視,
其實我們的街道也是用這個標準,
以前從愛丁堡乍回台灣,
第一件事是享受街頭的混亂,
因為愛丁堡的舊城區有法律保護,
商店的長相有些受限,
像是整班好學生整路排排站,
造成商家屬性不多的感覺。
台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,
雜亂,屬性分類狂妄,
商店服務要多細有多細,
把台灣街道塞得密密麻麻,
造成城市建築細節不美,
但市井生活的細節很美,
而且越亂越美,
但我們總用國外美學標準看待台灣特有的細節美,
於是評斷結果只能往醜面直走,
連波登來到台北,也給出了不美城市的評判,
可惜了,可惜了。
不得不說我們文化裡有種貪婪的慾望,
我們喜歡在生活裡塞滿所有東西,
讓自己活得很豐富的樣子,
想賺錢,所以擠破腦汁也要開出各種服務的店,
甚麼東西能賺錢,
下一秒,滿大街都會出現相同但長相不一的店,
像近幾年文青咖啡館林立一樣,
整個大街都是以瘋狂便利商店陳設標準發展,
不放棄塞滿每個角落,
即是空的角落也要以隨意方便、小廣告、奇怪的電箱彩繪塞滿,,
這種瘋狂應是尋找創意的大源泉,
如果我們能以遊客的眼光看待這片土地,
意想不到的收穫絕對是可預見的。
回到腳踏車,
最後一張非極致的美,
因為它真的被拔光了,
只能作為時間紀錄的一個畫面,
只剩下齒輪軸與壓在底下的垃圾能玩味了。
路上閒晃樂趣之一,
在陌生的環境找熟悉的線索。
是不是大都市的童年都會有這一景?
糖果扭蛋機,與騎馬馬,
記得在永康街某個街角還看見這種糖果機,
我不記得小時候是否吃過這種機器裡的糖果,
長大後再見到這類機器,
內心總是有種放很久的"誤解"感,
十幾年這麼久。
國外建築物年份通常比較久,
房子身上的歷史美與細節隨意妝點城市,
顯而易見的那些美就不多描述,
不明顯的細節往往當下走過就忽略了,
例如:圖上二樓有擋住的窗戶,
回來看照片才看見。
回想起之前在愛丁堡聽說過窗戶稅 The Window Tax,
很早期的一種房屋稅課稅方式,
是用窗戶數量來制定每戶該繳的稅,
因為古早室內照明屬於微光的年代,
房間的日光是生活的必備,
而有錢人的房子大,房間多,窗戶相對就多,
窮人家房間相對小,窗戶也就少,
所以,早期可以用窗戶數量簡單判定該戶的收入多寡,
但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,
人性想逃稅是不變的常態,
早期人不想繳這麼多稅,
就把多的窗戶用磚填補,
所以在很多國外的歷史街區,
很輕易地發現被補起來的窗戶,
用這個方法可以簡單判定街區的大概年齡。
英國窗戶稅開徵時間為西元1697-1851年,
總共課了155年之久的稅,
在狄更斯開始抨擊隔年才取消掉,
而有趣的數字是窗戶稅的分級課稅標準是9、14、19扇,
9扇以下不需課稅,
這些窗戶數量因為這些詭異的稅法,
一直影響到現今住在這些建物裡的人,
你是享有9扇窗日光還是14扇窗日光的人啊?
我小套房裡只有1扇窗日光.....
紐約早期是否有窗戶稅我還沒查到,
是否該向地段好的豪宅徵收窗戶稅,
例如中央公園周邊豪宅,
因為大眾繳稅維護一個好的公共公園環境,
利益卻讓周圍豪宅的高地價賺走了,
公眾是否能想辦法從私人口袋鑽出一點補償費用?
是個值得辯證的好題目。